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房子都在同區,為什麼每坪成交價卻差到5萬、10萬?- 3招看穿行情,房價省25%


MR JAMIE 跟著愛莉挑好房 撰文者邱愛莉 2016.08.05
圖片放大

大家剛開始看屋,一定很容易對行情感到疑惑,尤其是開始查詢
實價登錄後,會發現明明都在同一個生活圈,相似的屋齡和樓層,
為什麼有成交每坪30萬的,也有成交每坪35萬的?這是因為成交行情,
其實是一個價格區間,從來就不是一個固定的價格,只是我們可以
從中計算「均價」(建物每坪的平均單價)。
就算在同一個生活圈,不同的路段、不同的巷弄就是會有不同的行情,
所以在分析行情時一定要特別細心才行。

對於剛開始看房子的朋友,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搗黃龍-
實際走訪仲介門市,表明你在找這一帶的房子,但對行情還不熟,
問他們有沒有地圖,可否跟你說明這附近的區域行情。
如果你遇到的仲介夠專業,就會將區域分成許多小區域,再針對不同的
小區域分析行情給你聽。

以我熟悉的台北市內湖東湖為例,東湖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個區域,
每一小區的行情都有很大的差異:葫洲捷運站附近的內湖二期重劃區
(成功路五段和康寧路三段路口東北側)、明湖國小、明湖國中一帶
(康寧路三段)、東湖路一帶(東湖路上的門牌號碼越小的,
表示越靠近康寧路三段,行情越高。

如果是巷弄裡的房子,則和巷弄位置與巷弄寬窄有關)、康樂街
(康樂街85巷前,較接近東湖國小,行情比較高;康樂街85巷後,
較靠近東湖國中,因為離東湖捷運站比較遠,行情略低一些)、
五分街、安康路(菜市場街,離東湖捷運站很近,但因為菜市場
的環境比較亂,白天早市較為喧囂吵雜,
行情則依是否位於市場裡面而異)。


熟悉每個路段的行情有個好處,一樣都是東湖捷運站附近,如果仲介
今天通知我有間在東湖路頭的公寓,屋主急售,每坪只要35萬就賣,
我一定馬上去看,如看過OK我馬上就用每坪32萬下斡旋,
慢慢加到35萬。反之,如果那間公寓是在康樂街頭,我一定會
談到30萬、甚至28萬以下才會考慮買,價格馬上差25%。

仲介可能告訴我,東湖捷運站附近的平均行情是40萬,這一間
只要35萬,很便宜…他說的平均行情40萬可能是對的,可是那是捷運站
附近街廓漂亮路段的成交價,和狹小巷弄間的物件行情可是差很多喔!
如果不是對區域行情有全盤的認識,我一定不敢這麼快做決定,
也容易被仲介誤導。

除了說明你詢問的小區域之外,仲介可能還會跟你分析大區域的
區域行情。經過仲介的介紹,我將內湖分為以下幾區:正內湖
(捷運西湖站、港墘站、文德站、內湖站、大湖公園站)、東湖
(捷運葫洲站、東湖站)、內科園區(瑞光路一帶,目前無捷運站)
、內湖四期重劃區(民權東路六段一帶)、內湖五期重劃區
(行善路一帶)。

光每一區又可以針對不同的路段分析不同的區域行情。如果你有興趣,
就可以針對每一區找3~4位仲介,請他們用地圖分析給你聽,
聽完十幾個仲介分析完再將資料整合一下,你也變成超級「內湖通」了!

除了利用地圖針對路段來做區域行情分析之外,如果你看的房子是
較新的重劃區,大部份的社區都有建案名字。由於每個社區的特色不同,
公設設計(有的社區有游泳池、健身房、閱覽室,有的社區雖然
公設比近30%,但是公共設施卻很少)、屋齡、建材、管理等
也都各有特色,所以行情各有不同。

如果你喜歡重劃區的房子,一樣可以善用仲介提供的地圖,地圖上
通常會標明每一個社區的位置,再上網google看一下每個建案的屋齡、
公設比、公共設施、戶數等,也可以針對每個社區挑1~2間待售的
物件約看,篩選完之後大約只會剩下幾個社區符合你喜歡的條件,
當這些社區有釋出物件時,你就可以好好考慮是否要購入。

每當我研究一個新區域時,總是會用這樣的方法土法煉鋼一次。
我會花個周末挑10幾個物件看,回來再上網查行情、做功課,尤其
現在又有houz工具可以用,非常方便,然後再挑其他的物件繼續看。

以台北市的南港經貿園區重劃區為例,我可以比照仲介提供的地圖,
並google所有社區的地址、屋齡、建商、坪數、公設比、戶數等
整理成一張表,再從中挑選符合我坪數需求的所有社區看一輪。

就連研究台中七期重劃區、高雄美術館特區,我也比照這樣的方式
做一次。你問我:「這樣不是很花時間嗎?」是啊!是很花時間,
可是,一間房子少則數百萬,高則數千萬,不值得我們花這些時間嗎?

至於資料要怎麼取得,基本上當你有了清楚標示的地圖,多跟幾個
仲介聊天,加上google大師的幫忙,一定都找得到。許多直營和加盟仲介
都不乏專業又用心的經紀人,由於仲介深耕當地區域,對於路段行情
相當熟悉,請教他們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又可以培養你跟房仲
成為好朋友,一舉兩得!當你對區域行情有更完整的認識,有便宜的
好物件出現時,你會更有信心,適時掌握機會!


仲介朋友越多越好?先廣結善緣,多交流資訊,再從中篩選質感好的仲介!
剛開始接觸一個新區域的房子時,最好多挑不同仲介的物件看屋,因為,
從不同仲介口中通常會接收到更多不同的資訊。例如:我今天要看
某一區的房子,我會上網先瀏覽物件,挑3~4間物件約看,而且這些
物件全部來自不同仲介經紀人,而非一家仲介連看4間。

等到看了好幾間,開始對這一區的行情和環境比較熟時,大約也認識了
十幾位這一區的仲介。這時就可以針對這些仲介中幾個比較用心、
質感較好的,把需求條件列給他們,請他們幫忙留意合適的物件囉!

區域建設訊息集散地?多逛預售屋的接待中心!
除了看中古屋,我也很喜歡逛預售屋的接待中心。除了有免費的咖啡
可以喝(有時還有三明治和義大利麵可以點餐),還可以看看美美的
樣品屋(雖然裡面充滿了各種廣告陷阱,但許多裝潢的巧思
還是很值得學習)。

更重要的是,在接待中心裡的那一個多小時,接待我的小姐會傾全力
為我介紹關於這個區域的發展藍圖和未來1到10年的所有利多。(
多棒的資訊!聽完她的匯整後再回家Google做功課可就輕鬆多了!)

你知道某一塊地最近被哪一個財團買下來,準備蓋商場嗎?哪一條
捷運線的預算剛通過,即將實地勘查決定路線和車站地點?哪裡準備
要蓋高架橋或隧道,讓對外交通更便利?哪一塊地要規畫為萬坪公園?
哪一家大企業的總部要遷到這裡?…這些會影響區域行情的資訊,
銷售小姐不僅已經為你整理好,還會提供圖文並茂的資料供你參考,
你要做的只是記下來,回家google。只要熟悉區域的公共建設計畫,
在建設完成之前先去買,自住等增值,等到建設完成,就能買到
「以後看起來便宜」的房子,如果未來有需要換屋,也可以享受
一波增值的空間。

有位老師你一定要認識:Google大師
想要探詢心中想買的房子所在的地段區域行情,當然要好好善用
網路資訊,其中最厲害的我們首推為Google大師!

在Google上輸入任何你有興趣的區域,後面再加「房地產」或是「房價」,
你會看到許多相關的新聞或文章,你可以邊瀏覽邊做筆記,遇到不知道
的新知識就再進一步請教Google大師,如果Google大師也查不到,
就可以先記下來,下次看房子時請教仲介。

另外,當你想知道某個建案的成交價或是優缺點,也可以輸入建案名稱,
搜尋結果除了會看到該建案的詳細資料、新聞稿或相關報導,也會看到
許多網友實際議價的經驗分享,是個很有效率的研究管道。

不管輸入的是哪一種關鍵字,只要跟房地產有關,幾乎都會搜尋到某些
討論區。如果你曾經瀏覽過這些討論串,你可能會被正反交戰的文章
給嚇到。畢竟,不管在什麼時間點,一定都有對房市樂觀的人,
也有對房市悲觀的人。這時可以參考兩種不同觀點的網友意見,
但記得,要保持中立,不要因此左右了你好好看房子的動力。

還記得我們前面說過的嗎?不管什麼時候,都有買的便宜、物超所值
的房子,也有買太貴的房子。只要你把基本功練好,在瀏覽眾多文章
與討論時,你便能夠有信心分辦房市訊息,隨時準備好自己,

在好房子出現時,就能好好把握機會,不會猶豫!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001如來真義(一)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要說「入門起信——如來真義」,何謂「如來」呢?如來就是從「如」過來的世尊,何謂「如」呢?如就是永遠不變異。連如來的名字,是因為「如」而來的。所以如來又有一個名字叫「善逝」,善逝不是像世間人所說的,好好地去逝,然後或是好好地走。但如果翻譯的話,也可以說叫「如去」。也就是說,如來兼備如來、如去。如去又是什麼意思呢?如去就是歸向如的世尊,所以叫作善逝,從如而過來,又歸向於如。如來究竟與如的關係是什麼?就不問而自明。
也就是說:如來實際上在二乘法中,叫作不離如者,是如來也。這是《阿含經》裡面的正說。也就是說,如來沒有一時一刻離開「如」,當然也不會是從「如」走過來,然後又歸向「如」;這樣聽起來似乎如來是有來去,與「如」之間不是純然一體;所以透過這樣來說明,如來就是如不來,如去就是如不去,不來不去即是「如」。而且以「如」來說的話,「如」就是從來沒有變異,不會變異,不會有任何根本上的變動,這樣的如的本體,如的實體,是被如來親證。而如來親證自身的實體,所以稱為如來,所以如來根本沒有來去。
如果今天有個如,它是外於如來的法,這樣的話就叫作外法,求取道就叫作外道,因為是外於如來的。另外一個道理,如果這樣的話,學佛的人都變成外道了。那顯然不是如此,而是我們自身本有自性如來,所以這樣來說的話,即使從二乘法來推演——不離如者,不能瞬間離開如,不能剎那間離開如,不能一時離開如而稱為如來,而且真正沒有離開如。也就是說,如來是親證如的所有的面向、所有的內涵;所有如的一切諸法都沒有遺漏,然後稱為如來。單是如來、如去的討論分析,就可以讓我們知道,二乘法中認為如來會般涅槃,這種說法是不能夠理解如來的。因為如來的真實義裡面,代表「如」祂是三際的根本。何謂三際的根本?就叫作「本際」,因為三際就是過去、現在與未來;所以三個時間,或叫作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所以三世中永不變動,所以我們稱為這叫作「法身」,這才是真正的如來身。而不是我們世間所看到的如來的應化身、如來的色身;因為應化身祂是會變動的。
如來示現在世間叫作「悉達多太子」,有小時候、有成長的時候,這都是不斷變動;乃至於出家,最後苦行六年學道,發現苦行不究竟,最後離開苦行,到菩提樹下端坐,然後明心見性而成佛。因此這些種種都有變異性,顯然並不是世間所說的如來的「如」;因為「如」是不變異的。你也透過二乘法來分析如來的語意 ,也可以知道,如來並不是世間所認為的如來啊!所以二乘人應當起莊嚴想,不應該拘泥於二乘的法義,而一切都當作滅盡來想。因為如來在阿含聖教,就是二乘的經典裡面,二乘法會說到,這個「如」祂是審諦真實,或是說真實審諦,真實代表這個如是實際的,是存在的,不是虛妄的。祂是可以審諦,審諦就是審察,然後好好地觀察,祂實際上是有許許多多的面向;祂可以作任何細微的觀察,因為這個「如」,不是學說思想所限制的,不是學說思想所指稱的,而是真實為如來所證,所以如來因此而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我們現在來說,真正的法身是什麼?就是如來啊!因為依「如」而有這些諸法真正之身,因為一切諸法都是從如來作為真實的所依,沒有「如」就沒有諸法。當然有人對於這種說法,他是不服氣的,可是我們來看看二乘教,它怎麼說呢?它說:「世間一切諸法,它是沒辦法自作的,不能他作,然後不能自他緣起和合來作,但是要有一個因。」本身這段話就在說明,一切諸法全部兜起來湊在一起,也不可能出生任何另外一個法,或是出生自己的法,也不能出生這些諸法裡面任何一個法。那你說:可是世間的法,不就是這樣出生了嗎?這不是如此的!譬如說:父母生小孩好了,以這樣來看,父母怎麼生小孩?是父親知道什麼時候要生小孩?還是母親知道什麼時候要生小孩?他們兩位都不知道啊!以現在的方式呢,他們必須要母親或是說懷孕的女子,她或是猜測有沒有懷孕,她要用一些檢驗的方式,才知道有沒有小孩。有小孩以後,知道有懷孕了,她怎麼生小孩?她還是沒辦法生啊!因為她又不知道小孩子的細胞要怎麼生。請問:世界上有哪一位眾生,把人類還有一切動物都算進去好了,知道出生小孩的時候,要出生多少數量的細胞?對不起!沒有一位知道。如果小孩少哪些細胞會怎麼樣?那也很抱歉,沒有一位可以數得出來。既然大家都不會生,可是小孩還是這樣生,所以這樣小孩叫作「有緣而生」,但是絕對不是父母生的啦!所以靠父母是生不出來的啊!你說小孩自己靠自己生出來的,好!那請問:誰沒有當過小孩的人請舉手,沒有啊!大家都當過小孩,請問:你也當過胎兒啊!請問你在胎兒的時候,你知道自己怎麼生嗎?細胞這兩個字,你聽都還沒聽過啊!不管它用英文叫作CELL,或是我們說的,裡面的內涵DNARNA,根本就沒有人知道啊!要等到以後讀生物課,或是相關的科學紀錄片或等等,或是一些雜誌文章報導,才知道有這些事情。自己也可以回憶啊!你在母胎的時候,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要出生手指頭、腳趾頭,乃至自己的器官,心臟、肝臟乃至於自己的肺臟等等,乃至於你的血管,哪一個地方是你知道的,都不知道啊!所以顯然沒有一位是知道啦!乃至自己長大,自己的血管有時候阻塞了,自己還不知道,然後因為這樣而生病,而產生種種的病患。所以我們對於色身,實際上是都完全不了知的啊!了知性很少很少啊!所以呢,自己也沒辦法出生。然後把父母還有小孩一起加起來,因為有相關的人就是這三位,也沒辦法出生啊,不會因為三個臭皮匠兜一起,然後就可以把真實法要作的事情給出生了,也沒辦法啊,不可能!
所以一切諸法,沒有辦法自作自生啊,沒有這個能力啊!然後就是集中全世界的一切有情,也沒辦法生啊!因為還是不知道,這些並不是什麼宇宙最大的奧祕啊,但是也可以說是啊。因為連這個法為什麼會出現,誰生它的都不知道,那這樣還要去管它,平常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作用,乃至於什麼時候它會消失,這樣不是沒有知道根本,而在那裡盲目的追尋嗎?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阿含聖教裡面已經說了,諸法、一切世間、一切諸法都無常性,不具備真正的出生諸法的能力,所以都不是諸法的因。
因此來看,顯然三界法沒有這個作用,沒有出生諸法,出生萬法的這個因。這樣的話,就一定是出三界法才有辦法啊!然後要維繫因果不斷地存在,所以顯然這個法,必須要有非常長的什麼呢?跨過過去、現在、未來的能力,或是符合三際的能力,那當然這就是「如」。因為你要三際之中,你一直維繫這樣的功能體性,能夠出生萬法,所以我們來稱這個如,是叫作「法身」並沒有錯啊!而且我們還看到大乘法,就說真如就是法身,所以依此而說,二乘聖教裡面,實際上已經把這個法點出來了,你不能說二乘聖教裡面,一點都沒有說「如」,這樣說法是不對的;因為連如來的名號都叫作如來,所以應當來如是說,二乘的聖教不能離開「如」,「如」本身又是真實,所以當然祂就是真如啊!難道你可以把祂叫作假的如嗎?假如沒有這個啊,所以應當來說,祂當然是能夠出生諸法,不然,請問除了如這種體性以外,還有具備哪種體性?離開如的體性,而能夠三際因果會公平,沒有啊!因果如果是過去生有造惡,這一生雖然不用酬償,因為一些因緣,可是未來生還是要啊。所以祂一定可以保持這樣的業力、業種,然後以後出生業果啊。這樣大家說的善惡因果,這樣才會平等啦!不會說造惡的人最後不用受報,如果這樣的話就不是佛法。因為佛法不會妨礙到世間的這個法啊!所以因緣果報既然是如此,就代表諸法一定是出世間法所出生的啊!
世間的法它本身沒有出生性,我們從剛才的父母生小孩的這一件事情,這麼簡單而幾乎在我們周遭都可以看到了,就可以用這樣來作說明,當然就可以很清楚知道,一切諸法它沒有真正自體性,以及出生萬法的功能體性啊。許多人常以為意識祂是無所不能的,確實意識很聰明,可是意識呢,懷孕的母親,她剛才已經不行來出生諸法啦,如果硬要說懷孕母親,她還是有想辦法出生諸法,請問:她母親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意識消失,難道小孩那時候就不生了嗎?小孩的出生就停止了嗎?顯然也不是如此啊!所以應當說,這眾生之身是不可生矣啊!像有些卵、蛋這種眾生,那個蛋是自行自己孵化的,你要給牠溫度牠就生,可是蛋裡面那個小生命,牠真的能夠自己生嗎?也不是啊,因為牠如果比人還聰明,牠才知道出生細胞啊,可是牠們連中文、英文,哪一種文,牠都不認識,連這個知識都沒有,牠怎麼出生牠自己?
所以顯然硬要說世間一切諸法,可以出生自己,這種是悖於實際的,悖離真實現象的。自己問自己都可以知道,自己都不可能,何況是各種其他的現象,所以世間的生住異滅,乃至生老病死,一切都不是自己的本身因所能夠處理的;因為自己的本身因,如果不回到「如」,不回到出世間法的話,就沒有啦!那你說,還是有一個法,祂不是如,可是祂是出世間法;那我們剛才已經說了,你這個法必須要跨三際:有過去、現在、未來。都如如不動,不能夠說時間一到,你的業種就變化,或是業種就跑掉,或是業種就遺失了;如果這樣的話,因果就不符合平等,所以因為這樣來看的話,必然是具備如的特性,所以「如」祂有無量無邊的面向。但是「如」的實體就那一個,這樣來說的話,顯然如來是證得這個「如」,所以應當說這個「如」,可以出生萬法,不然如來就漏掉一個法,沒有證得啦!所以沒有證得這樣一切如的,顯然並不是如來,而如來就代表證得一切「如」,可這「如」實際上就是一個真如,真如擁有許許多多的功能體性,祂真實、祂可以被觀察,祂每個面向,都能夠觀察出來,能夠體證,就成為如來。
所以這樣的話,你就不能夠說二乘法沒有說這樣的真實義,只是二乘人,他並不是完全理會這個事實,所以他會說呢,實際上,如來是教導我們滅盡之法,可是真的阿羅漢有滅盡嗎?如果有滅盡,阿羅漢證得阿羅漢,走了以後,應該阿羅漢就成為斷滅;可是 如來有說:我不說斷法、不說常法。這個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說世間所認為的斷,就是過了這一世就不存在。那阿羅漢呢,也可以說有這一世,他是有修行的修行者,然後他是二乘聖者,因為他證得了四聖諦或十二緣起法,他過了這一輩子以後,就不會存在。可是不會存在的話,佛陀說啊,不會存在是世間的這種說法,為什麼可以理解 佛陀這麼說呢?因為阿羅漢滅後,就是阿羅漢不存在以後,將來走了以後,他還是有個「有」,而他的「有」呢,是他的滅盡之法無法滅的,所以阿羅漢不是斷滅。也就是說阿羅漢還有存在,這個存在是什麼呢?如來沒有解釋很多,不過我們從如來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如來是親證種種的法、親證如,然後親證一切世間、一切諸法、一切染淨諸法根本都知道了,所以如來知道本際,知道三際的根本,所以沒有一個事情可以逃過如來的法眼、慧眼、佛眼。因此可以知道,這「如」就是我們說的一個標的。因此這個「如」是沒辦法滅盡的,這「如」是一直存在的,不論如來出世,如來不出世,這個「如」並沒有從世間消失,這個「如」一直是在世間。也就是說,這個如呢,不會因為三界的變動而敗壞、而無常,可是我們也不說,這個叫作世間常,因為「如」是出於世間的啊。
所以如來在世間生、在世間長,可是如來所行出於世間,這就是阿含聖教所告訴我們的,不管你怎麼去觀察如來,如來就親證如,如來知道阿羅漢不是完全的滅盡;阿羅漢呢,實際上沒有真正的滅盡可言,因為這個「如」是他滅不掉的,你要滅掉如,還要先找到如才行啊!比如說你要去哪裡?你要先知道那個地方,是在哪個地方啊,是在哪個方位,是距離這邊有多遠,然後那邊有什麼象徵;可是阿羅漢他們對於如,只有知道這個如的種種狀態,可是卻沒有親證如的方法,所以我們這樣來看待這件事情就知道,如來確實不說斷法、也不說常法。因為世間人所說的,世間斷跟世間常,都是世間的斷滅想,還有世間的這種永續常之想,這都是錯誤的見解,或是把聚焦搞錯方向,所以 如來說如,這個如才是佛法的真諦。因為有這個如,就有了後來的 如來在第二轉法輪所說的——真如,也有貫串各時期所說的「如來藏」,然後細細剖析以後,就有 如來所說的這——阿賴耶識。代表如的本體沒有變動,但是如所含藏的這個種子,是各自有一些差別;這些差別並不妨礙祂作為本因法可以出生萬法的無漏有為的功能體性,所以我們今天來看待如來,就應該相信如來在二乘教法中,一樣說不可思議的真實菩提。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096-a14_001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一) 第一集 新判教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

第一集 新判教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是正覺同修會為各位菩薩準備新的系列節目,我們這次的題目是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我們在這個系列裡面,將對宗喀巴所著作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進行評論。
可能有人會認為說,為什麼佛教要評論別人的著作?其實這個涉及到佛教是什麼。就像說:佛陀初到人間來示現成佛,要告訴眾生什麼是佛教,所以 佛陀也會進行所謂的判教。所以判教在佛教裡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情。當時 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面進行了判教;後來佛教傳到中國地區的時候,在南北朝還有隋、唐之際,其實也有非常多的法師進行所謂的判教或叫科判。為什麼要作這些科判呢?其實也是為了要能夠對佛教有所認識。所以說在隋、唐之際,因為判教的風氣非常的盛行,所以也導致了後來的唐、宋佛教的這種興盛。現在佛法來到這個末法時代,佛教已經經過了兩千五百年,所以現在又很多人不瞭解什麼是佛教了!所以在這個末法時期,我們就應該對於佛教重新的提出所謂的新判教;也就是用現代的眼光來理解、來認識什麼是佛教;所以說在正法期、像法期還有末法期,其實都需要進行判教的工作。而這個判教的工作,就是要讓世間一切人、一切眾生都能夠認識什麼是佛教。
好!那我們瞭解既然判教是這麼重要,可以讓我們認識真正的佛教,我們來舉例、來看看,在《阿含經》裡面,佛陀就有親自對於祂所宣說的佛法進行判教。我們看在《長阿含經》卷1裡面,佛陀有這樣說:
【毘婆尸如來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六萬八千人,二會弟子有十萬人,三會弟子有八萬人;尸棄如來亦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萬人,二會弟子有八萬人,三會弟子有七萬人;毘舍婆如來二會說法,初會弟子有七萬人,次會弟子有六萬人;拘樓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四萬人;拘那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三萬人;迦葉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二萬人;我今一會說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
佛陀在《阿含經》裡面,自己宣說祂現在是一會說法,有一千兩百五十人,後面還有兩會的說法;所以說在《阿含經》裡面,佛陀在正法期就自己作判教,讓世間能夠瞭解說,佛陀的說法其實是有祂的次第。而且 釋迦牟尼佛,祂也舉了前面的六尊佛,也表示說前面的諸佛也有不同的方式的說法,所以有三會說法、二會說法或一會說法。那 釋迦牟尼佛現在是才剛開始第一會的說法,表示後面還有第二會的所謂的般若,還有第三會的唯識種智。所以從這個經文來看,其實判教對諸佛或者說佛法的傳承,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因為判教是涉及到眾生如何認識佛教,所以在每一時期,或是每一個想要修學佛法的佛弟子,都應該對於佛法的次第、它的內容、前後說法的一些前提的不同要有所瞭解。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說,我們現在就以在末法時期的這種角度來進行判教。
在佛教從印度滅亡之後,整個遷移到中國地區,從南北朝還有隋、唐之際,有大量的經典,還有大量的天竺人、天竺的法師來到中土。因為佛教從印度整個搬遷到了中國地區,所以形成了大乘佛教,也就是真正的佛教在中國地區的大大地復興,然後這個也是歸功於在當時算是屬於像法時期;所以像法時期的判教也是非常地興盛的,特別當時有所謂的南三北七,有十種判教。譬如說:有所謂的半滿教、一音教,或是漸教、頓教、不定、祕密,或者是說有所謂的大乘教、小乘教等等的這種判教。那會進行這麼多的判教,其實就是要讓世間一切的眾生能夠瞭解,到底佛教是什麼?佛教真正的內涵是什麼?所以說,在當時也有很多很著名的所謂的判教名師,譬如說:鳩摩羅什,他會翻譯經典,他也進行了判教;還有所謂的道安法師,或者是說有天台宗的智顗法師,或是三論宗的吉藏嘉祥大師,乃至後來到了唐朝的玄奘大師、窺基大師,或者是華嚴宗的法藏大師,也就是賢首大師等等。因為有這麼多的名師輩出,所以就形成了唐宋時期佛教的大大地興盛;可是到了宋朝之後,因為社會的動盪,所以佛教就逐漸在元、明、清之後就没落了。
我們現在到了末法時期,我們如果要重新來復興佛教的時候,我們就要有新的時代的眼光來進行判教,因為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判教議題。譬如說在正法期,因為有 佛陀住世,所以那個時候對於什麼是佛教,判教的內容沒有任何爭議;可是到了像法期,就開始有一些爭議了,譬如說有所謂的空、有之爭,其實那個就屬於判教的爭議;然後這個問題也會一直延續到我們所謂的末法時代,所以到了末法時代,我們就要有新的判教。因為不同的時代,它離佛已經距離時間不一樣,所以在像法期,佛法的誤解比較少,而且不正確的判教,通常不大會傳揚開來;可是到了末法時期,因為距離 佛陀已經非常地遙遠了,所以說這個時候邪見非常地猖獗,而且眾生也不太能夠瞭解佛法到底是什麼?佛教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就必須要進行新的判教。
所謂的新判教,有人會認為說:「如果它是新的,那就不是原來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我們所謂的新判教,是以一個永恆的法來作為標準、來進行判教;因為祂是永恆的,所以祂一定是最古老的;因為祂是永恆的,所以祂一定也是最新的。所以說,所謂的永恆,就是即使在最古老的時候,其實人類的生命結構是一樣的,我們來到現代的時候,其實我們人類的生命結構,或是生命的結構,其實跟以前還是一樣啊!可是世間人對於佛教的內容不是很瞭解,所以說,我們來到新的時代,在末法時期,我們就要進行判教。所以新判教的議題,跟正法期或像法期也是有不一樣,因為它涉及更廣闊的內涵。譬如說涉及到什麼是佛教,也就是說什麼是佛教的外表、它的外觀?什麼是佛教的內涵?也就涉及到佛教是什麼?
很多人不大瞭解佛教到底要討論什麼呢?有人說它是哲學,有人說它是鬼神,可是它到底是什麼呢?這就涉及到「佛教是什麼」的這種內涵性的問題。所以我們所謂的新判教,它在最古的時候,我們可以瞭解到一切的眾生,在 釋迦牟尼佛之前,在 如來出世或不出世的時候,法界一切生命的現象應該是什麼?所以說這個就是最古老的。乃至無始劫的時候,生命形態是什麼,從生命的結構都可以直接來瞭解,哦!原來其實生命的結構是永遠不變的,因為一定都要有第八識如來藏,然後由於第八識如來藏來出生五陰、出生十八界。所以說一切的生命的形態,一定是這樣的結構,來到現代的末法時代,生命的結構還是一模一樣,所以這樣子就叫作新判教。
即使到了未來,再九千年佛教快滅的時候,我們從現在我們要跟各位說的第八識如來藏的道理來看,到了將來佛法將滅的時候,所有生命的結構還是一模一樣。所以從那個時候,還是可以用新判教,也就是用如來藏的角度來判定一切的邪說,來讓一切眾生可以因為瞭解如來藏的永恆性,而能夠獲得解脫;也因為有如來藏的永恆存在,才使得實相的智慧可以讓眾生來認識啊!所以,所謂的新判教,它並不是一個一般人或是學術界所認為的新興宗教的活動,並不是這樣子的,而是因為祂是永恆的法,所以祂一定是歷久彌新、亙古不變的;所以祂一定是最古老的,也一定是最創新的。一定要同時具有這兩個特性,表面上是極端而不能容納的這兩個概念,其實融合為一,這樣子才是真正的判教,也是真正新判教的意思。而且這也顯示說,這樣的判教才是真正正確的判教,因為它是屬於永恆不變的智慧,依於永恆不變的智慧來進行判教,來讓一切世間人可以認識佛法的常恆不變異。
好!那我們來看看正覺同修會 蕭平實導師,他在2000年,就是200012月的時候,他出版了一本書叫作《宗通與說通》,這本書就是進行一種判教,也是他提出來一種新判教。在這本書裡面,他以禪宗的實證說為宗通,從宗出教,所以說就有所謂的說通。然後用這樣來貫通整個的佛法,並且對於佛教現有的宗派進行一種判教,所以有對於律宗、天台宗等等的宗派進行判教,也對於禪宗乃至密宗進行判教。其中密宗,蕭平實導師說:所謂的密宗其實不應該立宗的,因為現存的所謂的西藏密宗,它並不是真正的佛教,因為它很多的內容乃至經典都是錯誤的。平實導師推崇是禪宗,可是禪宗的本質,在像法時期,在南北朝乃至隋、唐之際,當時達摩祖師初來中土,所以當時沒有人能夠正確地認識什麼是禪宗;所以禪宗的地位,在像法時期的判教來說,它留下了一個沒有解釋的一種判教。也就是說,什麼是禪宗的定位呢?在像法時期並沒有成為一個議題,可是來到現代,這就成為新判教所應該要探討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好!那我們說什麼是新判教呢?它有兩個內涵:一個是外顯性的內涵,也就是說:什麼是佛教呢?我們可以說,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它的作者是宗喀巴,他是繼承於所謂的達賴喇嘛的這種傳承;在這種傳承裡面,我們可以來想想:佛教的宗派可以組織軍隊去殺人嗎?釋迦牟尼佛抛棄王位出家修道,如果說有一個宗派,它組織軍隊去跟人家作戰,殺死很多人,那我們說這個會是佛教嗎?這樣的行為會是佛教嗎?
我們來看一個美國學者,他的一個評論:【五世達賴喇嘛招募了固始汗的軍隊及其蒙古族和碩特部施主,以捍衛格魯派,並把西藏納入他的治下。經過短時間的戰爭,藏王敗北,1642年,五世達賴喇嘛成為西藏的統治者。於是,他便著手創造一種利於藏傳佛教發展的大環境,對格魯派更是優崇備至。他還建立了許多寺院,並且通過授予許多格魯派大寺大量莊園和為莊園服役的農奴的方式,改革了支持寺院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制度。……格魯派政府以chos srid gnyis vbrel一詞來表述其宗教思想,意思為「宗教和政治事務合二為一。】(《西藏現代史(1913-1951)—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譯,中國藏學出版社。)這個美國學者戈爾斯坦,他在《西藏現代史》裡面作了這樣的敘述。也就是說:五世達賴喇嘛他當時組織了軍隊,跟當時的藏王進行作戰,而且他聯合了蒙古的部族,然後一起去跟藏王作戰,然後最後把藏王打敗了,從此以後,所謂的黃教,就是所謂的格魯派,他就統治了西藏。不只是這樣子,他還設計了一種政治制度,這種政治制度,就是所謂的政教合一,政治與宗教的合一;所以他建立了一種經濟體制來支持宗教的活動,而且以宗教的角度來統治整個西藏,而且建立了所謂的農奴制度。這個戈爾斯坦他就把這個事實把它描述出來。而且所謂的格魯派,他們是以宗教與政治兩者合二為一,作為他們的宗教的理念。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政教合一會是佛教的一個外顯性的行為嗎?如果說政教要合一的話,那 釋迦牟尼佛當時就不會抛棄祂王子的身分去出家修行了,乃至祂成佛之後,回到祂的王國、回到祂父親淨飯王所統治的王國裡面,祂也沒有繼承王位啊!祂還是一樣以出家的身分來弘揚佛法。所以,顯然佛法它不跟政治結合在一起,因為佛法它是屬於生命的奧祕的探討,對於生命結構的探討,對於生命如何解脫於生死的這種探討,它是屬於科學,所以它不是政治。所以如果有一個宗派,它組織了軍隊作戰去殺人,這種宗派其實都不是真正的佛教。其實不只是在西藏,其實在日本也曾經發生這樣子的宗派,他們也組織軍隊殺人。乃至來到現代,也有一些出家僧侶投入政治,乃至有激進的行為,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統統都不是真正的佛教,因為佛教的行為不是這樣子。所以說來到末法時代,新判教有它重要的意義,因為只有在新判教去檢視所有號稱是佛教的各個宗派,他們的外顯性的行為是不是有符合佛法的道理呢?是不是有符合 釋迦牟尼佛祂的行為準則?我們來用這個標準來檢視這些佛弟子,來檢視這些宗派,如果不符合 釋迦牟尼佛所顯示的行為,那我們可以說它根本不是佛教,他們只是利用佛教的公開的義理欺騙世人。所以說,如果我們要認識真正的佛教,我們都應該要用正確的眼光進行新的判教,把佛教真正的面貌呈現給世人,這樣子佛教才能夠復興起來,才能夠真正利益世間一切的有情。所以我們要用新判教來評論《廣論》,就是這樣的目標。
好!因為時間到了,所以我們這一集就先跟各位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5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New Listing 新掛牌: 14972 21B Ave Surrey 房屋銷售訊息

南素里絕佳學區房










南素里的 Semiahmoo 中學是南素里唯一的IB班學校
其爵士及古典樂團也夙負盛名學風極佳
這是位於南素里 Semiahmoo 中學學區中的精華社區
-- Meridian by the sea社區裡的中心地點,位置適中,社區優雅寧靜。
鄰近車站、購物中心、運動公園、學校等,生活機能優越。
是投資與自住兩相宜的絕佳選擇。
MLS No.:R2088489
地址:14972 21B Ave, Surrey
建造時間:1988年(28年屋齡)
土地面積:7080平呎
室內面積:2500平呎
售價$154.8萬加幣
3睡房+Den, 2套半衛生間,為古典開放式設計,圓頂、大窗,
正南北坐向,後院面南,整體規劃方正大器,屋況維護良好。
歡迎參觀!
開放日時間: 2016.0723 & 0724(週六及週日)pm2-4
Jackie Yeh連絡電話:778-822-2966
Jackie Yeh微信IDnancy19980318
Jackie Yeh Line IDjackieyeh19630701

Remark(備註) : 該屋已在729日確定完成銷售,

               (Full Price, Thx!) 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