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解決問題,你該問「做了什麼?
而非「有什麼感覺?」
撰文者鍾子偉(Joey)哈佛之後的人生
引用自
我正在參加一個平日晚上舉辦的研討會,會場裡面非常擁擠,
參加人數接近300人,全都面向舞台;上面有4位講者參加這場座談,
坐在桌前面對著觀眾。今晚的議題是來自4個不同領域的講者:
有顧問、銀行、科技業和新創公司,如何看待台灣的未來和亞洲經濟發展,
大中華市場的競爭格局,以及什麼是台灣年輕人進入到國際就業市場
和開始職場生涯時該考慮的事情。
我坐在後面,靜靜地聆聽和觀察會場。其中一位講者,在銀行工作,
過去是我研究所同學,現在在香港工作。他邀請我參加這場活動,
並希望在活動後能夠一起聊聊。不像其他目標是邀請知名業界領袖的活動,
那可能會帶來太舊,或跟現在世代距離太遙遠的過時建議。
今天晚上的活動目標是,盡可能清楚地提供有用、有價值的相關建議,
於是所有的講者都不到35歲,只比聽眾年紀大一點,希望能盡量提供接近
和有用的觀點。
幾分鐘後,他們開放發問,講者們輪流回答問題,多數參加者都是20-30歲,
許多還是學生,或是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上班族。
在聽了前幾個問題之後,有一個有趣的趨勢開始顯現出來。到了第7個問題時,
很明顯的是有4或5個問題的措詞是這樣的:
「台灣現在經濟很不好,我們這一代對中國年輕人可能會失去競爭優勢,
你有什麼感覺?失業率很高,現在平均起薪很低,你有什麼感覺?
現在的政府很沒效率和方向,你生氣嗎?你會怪政客,
我們應該認為自己運氣不好嗎?」
在第8個問題後,那個顧問舉起手並對著麥克風說:
「你們都非常熱情地的發問,這當然是個很好的現象,
但我想要提醒一件事,我的建議是停止問:
你有什麼感覺,或是你生氣嗎,或你感覺失望嗎,這樣的問題。
你問這樣的問題有可能會得到什麼?如果我回答:對,經濟不好,
所以我很不高興,那又怎樣?明天早上,我們還是要解決同樣的問題,
面對同樣要被解決的議題。難道我的答案在任何方式上,能夠幫助你的生活,
或是未來的選擇?讓我們專注在核心問題上,以及我們可以如何一起努力,
找出原因並改進。」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他的回應是真的。我之前就有觀察到類似的差異:
到我們進入職場,並接近30歲時,許多人都有參加過許多演講活動,
或是研討會,而在參加過美國、亞洲和台灣的活動之後,
有些細微的差異會浮現。
在美國,開放問答時,當講者是一個傑出的商業領袖,或是之前職業生涯中,
有經歷過一些挑戰的話,問題往往會是這樣:
「先生,你在創投產業中有豐富的經驗。當你在5年前處理財務危機時,
什麼是你最主要的考量點和優先順序?解決最關鍵問題的思維和策略?」
如果我們停下來想想這個邏輯,這個問題是很有道理的。更有經驗的成功者,
坐在我們面前,而我們有很難得的機會,可以了解他們面對某些問題時,
他們是如何不同地思考。我們問問題是希望能夠學習他們的思考過程,
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樣在未來我們能夠在自己的生涯上有更好的表現。
我們在問:「你做了什麼?」這樣我們可以學習,在我們自己的未來中,
如何做得更好。但有趣的是,就像今晚的活動,在參加過許多亞洲
和台灣的活動之後,有很高的比例問題會是這樣問:
「台灣現在經濟很不好令人沮喪。你有什麼感覺?
或是韓國現在比我們強大,你會感到害怕或是威脅嗎?
或是當你辭掉穩定的工作,完全轉換到另外一個產業時,
會不會感到害怕?」
在這裡,我們總是不問你做了什麼,或是我們如何解決問題,
而是我們有什麼感覺。
詢問或是處理每個問題,或選擇時,太出於情緒或感覺,有時候是很危險的。
會太主觀地做重大決定,而不是冷靜地看著事實。整個對話會開始聚焦
在我們感受到的憤怒,是誰的錯,以及我們現在的問題,
可以如何怪罪到某個人或某個團體身上,然後不用多久,
整個對話都會充滿著指責,但很少會專注在問題的本質,
和我們該如何解決上面。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媒體標題總是充滿著指責、情緒,
和誰該辭職,但非常少理性的討論解決問題的下一步。
我們這一代,會面臨到近年來最有挑戰性的社會,和經濟情況。但要記住,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增加問題的話,需要保持冷靜、理性,
並聚焦在真正的議題上。
回到顧問身上,他說完他的建議:
「年輕人,今天聚集在這裡,是因為我們要面對和關心的問題。我們關心,
而且有足夠的自覺,在下班後,還來這裡看看有什麼是能做的,來改善生活,
和整個社會。但不要被媒體的壞習慣,和每天螢幕上罵來罵去的人洗腦。
被調到台北辦公室之前,我在洛杉磯分公司工作,公司寄給我一份報告,
名為大中華的商業思維和習慣。雖然我的童年是在台灣度過,
但只要我們的員工是從美國被派出來的,公司都會寄給員工這些報告,
幫助了解如何在亞洲工作的更好。它其中一個結論,我記得很清楚:
邏輯訓練告訴我們要解決問題,我們應該總是要「對事不對人」。
但在亞洲社會和教育,很多事情都是交互連結,而根據關係、家族、面子
和情緒,常常會導致完全相反,變成對人而不對事。這反過來,
又常常使得事情變得複雜和不合理,並隱藏了真正問題。」
也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媒體、政治和社會問題,常常會混亂而沒有方向,
真正重要的議題會被許多抱怨、指責給掩蓋住。
我們是來解決問題,並希望明天會更好,而每天生活的許多方面,
從學校的決定、轉職或甚至自行創業,都可以這樣看待。
下次面對挑戰性的問題和決定,應該根據如何成事,來做決策和問問題,
而不是我們想要有什麼感覺。
作者簡介_鍾子偉(Joey)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
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
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
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現年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創業。
著有《放膽去闖,上海職活的故事》、《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哈佛之後的人生」專欄文章列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