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平平碩士畢業這5大特點決定你薪水


 
 
 
 
 
 
 
 
 
 
平平碩士畢業這5大特點決定你薪水
 
66K 還是22K

撰文者謝文憲(憲哥) 


早上九點的課,我八點半就到了教室,此時的教室不同以往的冷清,

還沒開始上課,這群才報到三天的金融業儲備幹部

(MA, Management Associate),早就開始進行金融晨報,

看到輪值的同學在台上侃侃而談今年的房市趨勢,

專業而自信、沉穩而有紀律,你不會相信,

他們平均年紀不過23-29歲。

 

HR見我進教室,連忙跟我道歉,要我稍待片刻,我直說無所謂,

正巧在後方順便觀察同學的上課狀況。

 

我想特別強調的是,他們的起薪是國內一般無工作經驗的碩士畢業生

的近兩倍,薪水是6字頭,六成學員的背景是國內名校的財經研究所,

三成是亞洲或歐美的財經研究所,兩位是大陸名校的碩士畢業生。

而這樣誘人的薪水與標準,HR還跟我說今年不好招人,我說:

「怎麼可能,薪水這麼高,怎麼會不好招?」

 

「今年全台的金融業都動起來了,尤其是外商銀行,動作更大。

薪水雖高,也收到很多履歷,但好的人才難尋,報到前還有兩位

選擇了別家。」HR說。

 

說到這裡,我真有極大興趣看看這群學員今天的表現,

我在這裡不加油添醋,原汁原味呈現當天我所看到的。

 

拿高薪的五大特質

說在前面,我只是外部講師,他們沒必要刻意討好我,我也沒說

我要觀察他們,而我盡可能用心聆聽、用眼觀察的呈現原貌。

或許您會說,他們剛來上班,新兵訓練總是一股熱情,

等到被操過以後就不準了,若是這樣,我也真的無話可說。

 

1. 學歷是品質保證

全部都是國內外名校畢業,雖不一定全是台大、史丹佛,

但學校知名度都很高,要拿這份薪水,門票有燙金,的確是第一步,

專業經過認證,肯定品質保證,不要再說唸書沒用了。

 

2. 綜合表達能力極佳

金融晨報的過程中,兩位主講者的口條我真的嚇了一跳,會後看了資料,

一位29歲、一位24歲,卻能在台上言之有物,把很複雜的金融訊息

與房地產概況,說到讓每位同學參與討論,引導與會議的主持能力

都屬上乘,這跟我常說的:「專業,建立在通俗的溝通」,

概念不謀而合。

3. 紀律與習慣

我特別觀察了學員,離開座位時都會把椅子推進原位;

講義在桌面上放得整整齊齊;下課十分鐘除了上廁所與喝水,

幾乎都在教室內;沒有一個人在上課的時候手機響或是接聽電話,

或是更誇張的滑手機;只要是開放討論時間才開始你一言我一語,

只要有人在台上或組內發表意見的時候,其他人都是安靜聆聽;

公開場合發言會舉手…這些習慣看來好像沒什麼,

但對在企業訓練教室裡待了十年的我而言,這些紀律與習慣,

都會是新鮮人在職場的決勝武器。而我最在乎的「守時」,

最基本的這點,卻有很多職場老鳥都做不到。

 

4. 團隊精神

這是該家金融銀行特別強調的精神,團隊精神不是口頭說說,

側拍的這張照片證明了一切。19位學員進行東西軍PK賽,東軍10位、

西軍9位的對戰態勢,大家都使出渾身解數想為團隊爭取更好的成績,

脫鞋、汗水、拚戰精神都讓我十分感動,沒有高額獎品

卻創造了破紀錄的成績,他們都只是二十來歲的孩子,

其實他們可以不用這麼拚的。

 

5. 包容與尊重

19位學員裡包含兩位大陸同事,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卻一起上課,

而大陸學員的積極投入,更是台灣學員的良善楷模。

學員中有一路跳級的年輕學員、有人表達稍微普通,

但擁有很好的邏輯思維、也有領導能力特強的明星員工、

有不擅公眾言詞卻擁有高超執行能力的人…

大家可以一起學習都是一件好事,世界本是地球村,

這種班級以後只會越來越多,團隊「尊重異質性與互相包容」,

是我觀察到的學員行為。

 

您一定會說他們只是新人,以後遇到職場的黑暗面,還會有這特質嗎?

我承認大家說的沒錯,但我非常樂意分享能夠擺脫低薪的年輕人特質,

或許您沒有燙金的學歷,但其他特質其實也跟學歷無關。

 

文後,請大家思考:

是因為他們擁有燙金學歷才擁有另外四項特質跟高薪?

還是因為他們擁有另四項特質,才能擁有燙金學歷與高薪?

值得職場工作者,尤其是年輕朋友深思。

 

作者簡介_謝文憲(憲哥)

富比士雜誌公布亞洲前五十大最佳企業的專屬講師,最具影響力的

職場訓練大師,連續十年獲《管理雜誌》評選為華語知名企業講師。

著有《行動的力量》、《說出影響力》、《教出好幫手》、

《人生最重要的小事》(春光出版)等書籍。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愛吃紅肉、高油脂 女大生罹患大腸癌


愛吃紅肉、高油脂 女大生罹患大腸癌

聯合新聞網作者: 記者郭逸君桃園報導 2014年7月6日


 

愛吃紅肉、高脂食物的23歲女大生到醫院健康檢查,被診斷出腫瘤

塞滿整個腸道,確診罹患大腸癌,衛福部桃園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

陳奇峯表示,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讓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率

逐漸攀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2年死亡人數超過15萬人,其中3成是死於惡性腫瘤,

而大腸直腸癌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陳奇峯表示,大腸癌罹患人數

從96年起就高居不下,成為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之一。

 

根據統計資料,民國99年就有14萬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37分26秒

就有一個人罹患大腸癌,每112分27秒就有一個人死於大腸癌」。

 

大腸癌罹患比率攀升,陳奇峯認為與國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高油脂、少纖維的飲食,缺乏運動以及生活作息不正常,

都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因子。」大腸癌發生年齡層高峰

大多落在50歲至60歲,但根據陳奇峯觀察,大腸癌罹患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罹患大腸癌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可以從每天排便習慣觀察,

出現便秘、排便不順暢的情況,而且糞便變得細長,排便疼痛,

甚至糞便帶血,就有可能是大腸腸道長瘜肉、腫瘤,這時就要盡速就醫,

以免延誤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除了大原則要保持正常生活作息、注意蔬果攝取外,

也鼓勵民眾盡量到醫院做癌症篩檢。」陳奇峯說,曾有民眾到醫院

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腸道裡有瘜肉,切片後發現瘜肉頂端有一小塊腫瘤,

「當下那位民眾覺得倒楣,怎麼會得癌症,但其實他應該要覺得幸運,

在大腸癌 0到1期就發現,只要切除,存活率可以高達8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