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裝潢拿回扣


親舅舅幫自己找工人,竟要求工人抬價給回扣...

一個裝潢案例的啟示:自己人有時比外人更狠
2018.05.03
撰文者曾文昌

早期的環境,設計師是少之又少,家裡要裝潢,沒人管理這些工班,
先後順序不懂怎麼辦?這時就有常見的統包,一般多是工程界的領頭羊
──木工或泥作。








木工吳先生是位豪爽的人,覺得我年輕有拚勁,所以大大小小的工作
都會找我去,我也不會因工作小而推三阻四。而吳先生最讓我印象深刻
的是,他都喜歡現場決定價格,現場發包。

有一個案場,約在某日早上,所有工班的老闆都會在場,沒到的
就是放棄。然後他會一個一個跟工班老闆們說明,他要做的
是哪些部分,比如我,就是採光罩、鐵門、鐵窗;水電,
就室內電線全換、馬桶什麼的;泥作,則是地板全換、
重新疊磚……諸如此類。

交代完後,各工種的老闆就在現場找地方開始計算,所以就可以看到
一些老闆蹲在那邊算數學,那是很有趣的畫面。

或許你會問,如果算錯了怎麼辦?喔,算錯……只好認了。因為算錯,
就是吳先生的期待,這樣他的利潤就更大了,這就是他的遊戲規則。

所以,相信吳老闆在家應該有先抓過預算,而我們這些班底,當然也要
先熟悉各材料的價格與施工的費用。

接下來更有趣了,誰先算好,就先去跟他報價,當場議價,吳先生覺得
價格合適了,那你就可以先回家進行備料了。

我:「我算好了。」
吳先生:「來,鐵工你的部分多少錢?」

我:「那個加這個,總共25萬3千。」 吳先生:「天價!為什麼那麼貴?
鐵窗一個才多少?」

我:「不是……這個鐵窗我都是用0.9足的做……要便宜就是用薄的,
如果用薄的, 可以算你24萬。」
吳先生:「好,23萬用0.9的做,你可以先走了。」

我:「哦……」(都不用問我意見喔,要便宜又要好!)
現在想想,還挺有趣的。就這樣跟他配合了一段時間,直到那件事情
的發生……

----- 某日,又接到吳先生的通知,說在東區有個新案場頗大,希望我
在什麼時候去丈量與報價。只是這次有些不同,吳先生在電話中告知,
這次報價除了我的費用,另外再幫他加個5成利潤
(五成利潤……天啊!),因為業主也會在場,
所以希望我不要說溜嘴了……

「好吧!你怎麼說我怎麼做。」

日子到了,我便依約定到了現場。在現場看到許多熟識的老闆,
也多了許多新面孔。再瞧瞧環境,原來這家店是要做酒吧的,
難怪會加5成。

一樣的模式,跟我們解釋哪邊要做、怎麼做,然後一樣現場計算,
現場寫報價單。

在寫時,我看到吳先生旁邊站著一位穿著光鮮時髦的小伙子,別的老闆
提報價單時,他總是會問東問西的,應該就是業主吧。

算好了,我的部分 40萬,加個 5………… 54萬。想辦法變更裡頭的
數據,而且要不著痕跡,對我來說,這才是最難的,於是我在那邊
修修改改,不知不覺,我竟成了最後一個報價的。

「吳先生,請你過目一下。」

吳先生假裝的說:「怎麼那麼貴……算便宜點,算便宜點。」
我:「喔,已經有便宜了……都配合那麼久了,你知道我的。」

吳先生:「那倒是真的。」

吳先生轉頭跟旁邊的年輕人說:「昌仔做事很仔細,很古意,
他不會亂算。」
旁邊的年輕人說:「嗯……我看得出來。只是舅舅,這一項鍍鈦板
要這麼貴喔?」

我一聽到「舅舅」,吃了一驚。對自己的外甥還這麼狠……
不管他了,我連忙解釋:「鍍鈦板光買來就超貴的,
施工也不容易。」

吳先生也在旁邊幫腔說:「嘿啊,你都不知道裝潢很貴的。」
此時的我,都不敢再說一句話了。

吳先生說:「50萬,就 50萬成交,可以嗎?」
吳先生看著我與他的外甥,希望得到我們的答案。
我:「是砍得有點多……」

吳的外甥:「好,昌仔,50萬可以嗎?拜託你了。」
我:「喔……好吧。」

離開後,我一直想著這件事。信任親人,然後被親人背叛,
不知道就算了,若知道…… 那悔恨可是一輩子的。吳先生為什麼
要這麼做?難道要發達,真的要像這樣狠下心,連親人都照砍?

正在思考這問題時,吳先生從背後追了上來。

吳先生:「怎麼走那麼慢?」

吳先生看我一臉疑惑,知道我在想什麼。
吳先生:「我外甥他是單親家庭,跟他媽媽,也就是我的妹妹
相依為命。他從小一些學費跟家用,有些都是靠我資助的。
他去國外學了調酒技術,開了這家酒吧,賺了很多很多錢,
現在重新裝潢,我當然要從中拿一些回來……這不是重點,
裡頭的鐵管用薄的就好,他這種場所常在裝潢,所以用便宜的就好,
你回去再把換薄的費用算給我。」

我:「喔,好(狠)……原來是這樣。」

但是,我心裡可不是這麼想,身為哥哥、舅舅,資助妹妹、外甥也是
心甘情願的事,是不求回報的,怎麼會在這節骨眼做這種事?算了,
我做好我自己的本分就好。

就這樣,工程也順利的完成,吳先生也如往常一般叫我去他家拿貨款。

在當時,是連拿訂金也沒有的事,純靠「信任」兩個字。我拿著那天開的
報價單給吳先生看。 吳生生:「好,等一下。」

便請吳太太進房間拿要給我的貨款,吳太太拿了一個牛皮紙袋出來,袋子
裡頭裝滿一千元疊的紙鈔。

吳先生:「你點點看。」
我:「好。1、2、3、4……338?怎只有33萬8千?」

吳先生:「疑?不會吧……你再點一下?」
吳先生叫吳太太再點一次,果然是33萬8千。
吳先生:「再去拿兩張出來給昌仔。」

我說:「再 2張也不對啊,不是應該 38萬的嗎?那天在你外甥面前,
你殺四萬,我晚上有跟你說要算你的,最後是總價38萬成交的,
你同意的。」

吳先生:「是沒錯,可是最後我在收錢時,我外甥也跟我做了一次
砍價動作。所以,只好各工班吸收……」 我:
「看不出來你外甥會這樣做……」

在當下,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四萬擺明是被吳先生拗的,少的2千也是
故意抽掉的, 因為十萬一疊都有紙條綑綁住,如果沒數便離開現場,
那2千也飛了。

這世界怎麼那麼骯髒!我再也不相信吳先生說的話了。我失望的離開他的
住所,心裡的打算是,下次做吳先生的,再也不給他折扣了。

結果也因此越離越遠,再也不相互往來了。

幾年後,吳先生的外甥打了電話給我:「昌仔,我現在又要重新裝潢了。」
我心想,你不會又找你舅舅吧?
我說:「怎麼了?」

吳先生的外甥:「上次裝潢,你鐵板的部分我花很多錢,那些鐵板應該
可以回收,賣不錯的價格吧?」
我說:「只能賣廢鐵價吧,你可以問你舅舅,他知道。」

吳先生的外甥:「喔……我沒再找他了,上次……他太狠了!他從工班
裡頭抽佣我能理解,但是他太狠了,現在我們已經斷絕關係了……昌仔,
我知道你應該也是跟大家一樣的做法提高了價格,但我不怪你,我喜歡你
做事的態度,這次裝潢你能來幫我嗎?」

我說:「對不起……就算我想,我也不能去幫你,畢竟我是透過吳先生
才認識你的,如果我去做你的案場,讓吳先生知道,我就慘了。這是商場
的潛規則,還請你原諒。」

吳先生的外甥:「我懂……好吧。」

從這件事,我更加肯定了一句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所以,我在面對親朋好友鄰居時,都會先告知,請用比價方式,而且我會
明白的告知對方:「我會賺你的錢。但是,請相信我,我開的價格會比
開給別人的便宜,如果你同意再來找我。畢竟,我不希望因為這些小錢,
而壞了我們的友誼。」

親舅舅幫自己找工人,竟要求工人抬價給回扣...一個裝潢案例的啟示:
自己人有時比外人更狠.
【鐵師傅要告訴你的事】
廠方報價,業主必須注意的事
在還沒網路的加持時,往往我的報價單在第一輪就被刷下來了。因為人們
總是注意在總金額上,而不管裡頭的用料與做工。所以在當時,我的
報價單裡總是寫得密密麻麻,深怕業主不了解裡頭的差異性。

比如鐵,鋪蓋用的烤漆浪板,用料0.6mm,我一定會註明是足厚0.52mm
(號稱0.6mm)。 因為在台灣有個怪現象,標0.6mm拿來的卻是0.52mm,
而且一樣可以開證明給你;號稱0.5mm拿來的卻是0.42mm。好笑吧!
 
然後品牌價格也差異頗大,同樣的東西,不同品牌,除了價格差異,
使用年限也差距非常大。不懂的業主,以為他買到了便宜又大碗的東西,
但其實他被賺得更多。

開店賺錢是應該的,但應該取之有道,不應該有任何欺騙才對。
 





















這是用料的部分,至於做工,我常鼓勵業主們多多了解廠商是如何施工,
如果有網站、照片,或以前有現場案例,可以先過目那是最好的。

看看廠商以前的作品,就知道廠商做出來的東西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多做些功課準沒錯。

書籍簡介
 





















做鐵工的人:無極限的生活工法,不被彎折的意志,與鐵共生的男人
作者: 曾文昌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18/03/15
語言:繁體中文

曾文昌(昌仔)
鐵工~昌仔本名曾文昌,生於西元1971年,處女座O型。

從小個性內向害羞,在老師眼裡是個知本分、盡本分的好孩子。在團隊中,
屬於那種躲在角落默默做事、不愛出風頭的男生。

在懵懂的少年時期,幸好可以遇到人生中的貴人——他的大伯與老闆。
是他們用包容與耐心幫助了他,讓他有個目標可以前進,並了解可以為
自己做些什麼事。

從事鐵工至今已經三十個年頭,他用鐵與人們接觸,從中得到很多感想與故事。

這些感想與故事也影響了他自己,讓他知道做事有很多選擇,是昧著良心
以賺錢為目的,還是使盡全力做出讓人感動的作品?

個性決定了選擇,對於這一份工作,他這樣說:
「是的!我選擇了參與客人的夢想與故事。

我不願意成為破壞他們美夢的人。我希望做出來的東西是符合他們
所期待的,甚至高過他們想像,能讓他們感到驚喜。因為,每每看到
他們看到我完成後作品,臉上所露出來那種喜悅的表情,我也會跟著
高興起來。
我喜歡這種感覺,我也上癮了,這也成為我做事的方法。」
  
部落格:永燊達金屬(ysd899kimocom.pixnet.net/blog)
臉書粉絲團:永燊達金屬(www.facebook.com/YSD899/


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台灣房價沒救了?


血淋淋數據:十年後跌幅恐怕不只三分之一

撰文者台科大數據研究中心 Dr. J  2018.03.28
二年前的一篇房地產文章

以2015年為中心點,前後兩年買房子的朋友會有一種感覺,好像房價
買在高點了,怎麼不再漲上去了呢?筆者對於在此一區間買到房子
的朋友,會用下列這一段話來形容:「雖然不能說是買貴,
但很難說有買到便宜。」

會說出這段話的背景,與2016年4月在大數聚發表的文章有關。
當時剛與大數聚合作,並且寫出第一篇文章「不動產只漲不跌嗎?
從人口結構看房價趨勢!」當時商周財富網轉發此文,但標題下得
有點令人頭痛,將我的文章內容「房價少三分之一」的推論,
一改成為「房價剩三分之一」。

差一個字差很多,雖然很多地點的房價應該也會剩下三分之一,
但該篇文章是從整體平均值的角度來看,所以「房價剩三分之一」
並不符合我的想法,所以經過不斷地溝通,商周財富網才將標題
改了過來。

當時的房地產市場氛圍還在高檔的喜悅中,雖然現在回頭來看,
當時的房價正處於反轉的階段,只是對於身處於當時的購屋投資者,
比較容易受到樂觀氣氛的影響,而不知道趨勢已經在逐漸改變了。
當時曾引用信義房價指數的數據(最新是2015年Q4),可得知
在2014Q2算是最高點,目前最新數據到2017Q4(如下圖),
會發現整體平均尚在高檔盤整。



對於那一篇文章的說法,甚至於有媒體用了讓我納悶的標題:
「十年房價崩跌三分之一? 專家打臉:不可能!」[1]仔細看了一下,
這一位專家是章定煊先生,不過綜觀其評論意旨,與我的論述
差距不大,其認為只要有移民來台灣,就可以解決房價的問題。

我個人也認為未來房價在人口、法令等方面都趨向下跌走勢,但仍有
兩個可能上漲的因素,第一個因素是通膨(或印鈔的力道),第二點
則是移民多寡(目前看不出來有什麼吸引力);只是第一篇在大數聚
發表的文章,內容只著眼於人口結構的問題,爾後也陸續在其他文章中
談論各種房地產的數據分析。

針對該篇兩年前的文章,在經過兩年的時間,針對多方的質疑以及我個人
對於市場的觀察,撰寫本文,讓房地產買賣方對於整體市場有
更明確的觀察,也能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進出點,
只是本文文長,慎入!

14年後,人口減少三分之一

很多人認為我當初提出「十年跌三分之一」的「十年」並沒有數據
為依據。首先,筆者認為首次購屋的主要年齡層,在於27至41歲之間,
如果觀察27歲的點,二年前的那一篇文章,27歲為1989年出生,10年後
為1999年出生,進入跌破出生人口30萬的第二年,算是起跌點。
至於兩年後的今日,該如何看待這些數字呢?



如上圖,目前27歲的購屋人口約32萬人(1991年,左邊箭頭);一般人
概念中的少子化為20萬人,始於2005年,還要14年後才會邁入
27歲(右邊箭頭),從30萬的門檻跌落到20萬的門檻,如果沒有
其他需求來補足,很明顯地對於供給面將是強大的壓力,
屆時恐怕不只是三分之一的跌幅。

[1] 十年房價崩跌三分之一? 專家打臉:不可能
有民眾認為總體戶數則逐年增加,需求增加不動產價格還是會上漲,.關於這點作者怎麼看?原文未完,全文詳見
量價齊漲?今年只是小幅反彈!這兩個錯誤觀念將害你買在高檔!
http://group.dailyview.tw/2018/03/16/%E9%87%8F%E5%83%B9%E9%BD%8A%E6%BC%B2%EF%BC%9F%E5%85%B6%E5%AF%A6%E5%8F%AA%E6%98%AF%E5%B0%8F%E5%B9%85%E5%8F%8D%E5%BD%88%EF%BC%81%E9%80%99%E5%85%A9%E5%80%8B%E9%8C%AF%E8%AA%A4%E8%A7%80%E5%BF%B5%E5%B0%87/

作者簡介_台科大數據研究中心
透過數據,我們聚集各領域的專家,檢視時下重要議題及產業趨勢。
當我們聚在一起,用數據說話,說出有意義、有價值的新觀點。
歡迎加入我們,一起用數據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