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平平碩士畢業這5大特點決定你薪水


 
 
 
 
 
 
 
 
 
 
平平碩士畢業這5大特點決定你薪水
 
66K 還是22K

撰文者謝文憲(憲哥) 


早上九點的課,我八點半就到了教室,此時的教室不同以往的冷清,

還沒開始上課,這群才報到三天的金融業儲備幹部

(MA, Management Associate),早就開始進行金融晨報,

看到輪值的同學在台上侃侃而談今年的房市趨勢,

專業而自信、沉穩而有紀律,你不會相信,

他們平均年紀不過23-29歲。

 

HR見我進教室,連忙跟我道歉,要我稍待片刻,我直說無所謂,

正巧在後方順便觀察同學的上課狀況。

 

我想特別強調的是,他們的起薪是國內一般無工作經驗的碩士畢業生

的近兩倍,薪水是6字頭,六成學員的背景是國內名校的財經研究所,

三成是亞洲或歐美的財經研究所,兩位是大陸名校的碩士畢業生。

而這樣誘人的薪水與標準,HR還跟我說今年不好招人,我說:

「怎麼可能,薪水這麼高,怎麼會不好招?」

 

「今年全台的金融業都動起來了,尤其是外商銀行,動作更大。

薪水雖高,也收到很多履歷,但好的人才難尋,報到前還有兩位

選擇了別家。」HR說。

 

說到這裡,我真有極大興趣看看這群學員今天的表現,

我在這裡不加油添醋,原汁原味呈現當天我所看到的。

 

拿高薪的五大特質

說在前面,我只是外部講師,他們沒必要刻意討好我,我也沒說

我要觀察他們,而我盡可能用心聆聽、用眼觀察的呈現原貌。

或許您會說,他們剛來上班,新兵訓練總是一股熱情,

等到被操過以後就不準了,若是這樣,我也真的無話可說。

 

1. 學歷是品質保證

全部都是國內外名校畢業,雖不一定全是台大、史丹佛,

但學校知名度都很高,要拿這份薪水,門票有燙金,的確是第一步,

專業經過認證,肯定品質保證,不要再說唸書沒用了。

 

2. 綜合表達能力極佳

金融晨報的過程中,兩位主講者的口條我真的嚇了一跳,會後看了資料,

一位29歲、一位24歲,卻能在台上言之有物,把很複雜的金融訊息

與房地產概況,說到讓每位同學參與討論,引導與會議的主持能力

都屬上乘,這跟我常說的:「專業,建立在通俗的溝通」,

概念不謀而合。

3. 紀律與習慣

我特別觀察了學員,離開座位時都會把椅子推進原位;

講義在桌面上放得整整齊齊;下課十分鐘除了上廁所與喝水,

幾乎都在教室內;沒有一個人在上課的時候手機響或是接聽電話,

或是更誇張的滑手機;只要是開放討論時間才開始你一言我一語,

只要有人在台上或組內發表意見的時候,其他人都是安靜聆聽;

公開場合發言會舉手…這些習慣看來好像沒什麼,

但對在企業訓練教室裡待了十年的我而言,這些紀律與習慣,

都會是新鮮人在職場的決勝武器。而我最在乎的「守時」,

最基本的這點,卻有很多職場老鳥都做不到。

 

4. 團隊精神

這是該家金融銀行特別強調的精神,團隊精神不是口頭說說,

側拍的這張照片證明了一切。19位學員進行東西軍PK賽,東軍10位、

西軍9位的對戰態勢,大家都使出渾身解數想為團隊爭取更好的成績,

脫鞋、汗水、拚戰精神都讓我十分感動,沒有高額獎品

卻創造了破紀錄的成績,他們都只是二十來歲的孩子,

其實他們可以不用這麼拚的。

 

5. 包容與尊重

19位學員裡包含兩位大陸同事,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卻一起上課,

而大陸學員的積極投入,更是台灣學員的良善楷模。

學員中有一路跳級的年輕學員、有人表達稍微普通,

但擁有很好的邏輯思維、也有領導能力特強的明星員工、

有不擅公眾言詞卻擁有高超執行能力的人…

大家可以一起學習都是一件好事,世界本是地球村,

這種班級以後只會越來越多,團隊「尊重異質性與互相包容」,

是我觀察到的學員行為。

 

您一定會說他們只是新人,以後遇到職場的黑暗面,還會有這特質嗎?

我承認大家說的沒錯,但我非常樂意分享能夠擺脫低薪的年輕人特質,

或許您沒有燙金的學歷,但其他特質其實也跟學歷無關。

 

文後,請大家思考:

是因為他們擁有燙金學歷才擁有另外四項特質跟高薪?

還是因為他們擁有另四項特質,才能擁有燙金學歷與高薪?

值得職場工作者,尤其是年輕朋友深思。

 

作者簡介_謝文憲(憲哥)

富比士雜誌公布亞洲前五十大最佳企業的專屬講師,最具影響力的

職場訓練大師,連續十年獲《管理雜誌》評選為華語知名企業講師。

著有《行動的力量》、《說出影響力》、《教出好幫手》、

《人生最重要的小事》(春光出版)等書籍。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愛吃紅肉、高油脂 女大生罹患大腸癌


愛吃紅肉、高油脂 女大生罹患大腸癌

聯合新聞網作者: 記者郭逸君桃園報導 2014年7月6日


 

愛吃紅肉、高脂食物的23歲女大生到醫院健康檢查,被診斷出腫瘤

塞滿整個腸道,確診罹患大腸癌,衛福部桃園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

陳奇峯表示,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讓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率

逐漸攀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2年死亡人數超過15萬人,其中3成是死於惡性腫瘤,

而大腸直腸癌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陳奇峯表示,大腸癌罹患人數

從96年起就高居不下,成為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之一。

 

根據統計資料,民國99年就有14萬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37分26秒

就有一個人罹患大腸癌,每112分27秒就有一個人死於大腸癌」。

 

大腸癌罹患比率攀升,陳奇峯認為與國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高油脂、少纖維的飲食,缺乏運動以及生活作息不正常,

都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因子。」大腸癌發生年齡層高峰

大多落在50歲至60歲,但根據陳奇峯觀察,大腸癌罹患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罹患大腸癌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可以從每天排便習慣觀察,

出現便秘、排便不順暢的情況,而且糞便變得細長,排便疼痛,

甚至糞便帶血,就有可能是大腸腸道長瘜肉、腫瘤,這時就要盡速就醫,

以免延誤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除了大原則要保持正常生活作息、注意蔬果攝取外,

也鼓勵民眾盡量到醫院做癌症篩檢。」陳奇峯說,曾有民眾到醫院

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腸道裡有瘜肉,切片後發現瘜肉頂端有一小塊腫瘤,

「當下那位民眾覺得倒楣,怎麼會得癌症,但其實他應該要覺得幸運,

在大腸癌 0到1期就發現,只要切除,存活率可以高達8成以上。」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看完這篇有解買「預售屋」還是「新成屋」好?


 
 
 
 
 
 
 
 
 
 
 
 
 
看完這篇有解買「預售屋」還是「新成屋」好?

撰文者紅色子房 


讀者提問:

您好,我剛結婚目前與公婆同住夫家,一直有想搬出去的打算。

目前與老公達成共識,想買新房子打造自己的理想窩,自備款方面

目前也還算充足。但由於離真正搬出去還有段時間,所以也可以考慮買預售屋。

但是老公說買新成屋比較看得到品質,而且如果房市真的大跌,

說不定有些建商會倒,買預售屋反而會有風險。

這樣的說法對嗎?現在買預售屋還是新成屋比較好呢?

子房觀點:

各位讀者有沒有在便利商店預購應節產品的經驗?

 

不管是過年的年菜、母親節蛋糕、端午節粽子等等,便利商店都會印製

精美的預購型錄,嚴選全台灣的特色名產,讓民眾可以用優惠的價格,

免排隊買到心儀的商品。


 

 
 
 
 
 
 
 
 
 
 
 
 
 
 
 
 
而且,「預購應該比較便宜」這樣的思維與廣告,讓便利商店在商品預購上

深獲消費者認同,年年創造營業佳績。

 

同樣的,買「預售屋」比「新成屋」便宜,在房市多頭市場下也是成立的。

 

畢竟,定價與調價權掌握在建商身上,所以建商可以配合每一波價格調整,

讓動作快的買家享有「早鳥優惠」,這也為什麼許多人第一次投資不動產,

就是「預售屋投資」,說穿了就是賺一個建商代銷調整的價差罷了。

每個訂單後面只要有人肯接手,價格很快就被「炒」上去。而且,

有時真正想買房自住的使用者,還來不及出手,房子在短短幾小時

就瞬間賣光了。

 

但是,預購的風險在哪裡?紅色子房以最近便利商店預購粽子型錄為例,

教大家注意三個重點:

 

一,品牌:

翻開型錄,超商主打的應該都是知名餐廳、五星飯店品牌推出的粽子。

這些餐廳、飯店自然不敢拿自己品牌開玩笑,都會好好地推出限量美味

好吃的粽子,讓消費者年年買單。建商也是一樣,預售屋選擇有品牌

兢兢業業的建商,比起蓋一案就跑的「一案建商」,相對更有保障。

 

二,評價:

粽子預購選擇不也有標榜某某大師主廚、百年家傳老店等等,網路相傳

深獲消費者好評。預售屋也是,有些建案標榜某某建築大師設計、

知名日系營造廠施工品質,都可以讓消費者對建案品質內容增加信心。

 

三,消費保障:

在便利商店預購粽子,由於品牌超商金流作業已經相當成熟,不至於

有付錢買不到東西的情形,頂多是對於收到貨品與廣告內容有出入的爭議。

買預售屋也是,注意合約要有建商履約保障機制,保障買屋資金安全。

接著就是詳實記錄建案廣告內容與銷售說明,作為日後交屋的依據。

 

若是能顧及上述要點,買預售屋的好處,在於短期資金壓力比較沒有那麼大,

營建過程中還可以適時去工地監督看看結構品質,還有配合室內設計

的客變作業,可以少一些隔間打掉重建的成本。

 

而買新成屋的好處,當然在一句「眼見為憑」囉!回到買粽子的例子,

到本店買產品,除了看得到棕子實品長相,甚至還可以當場試吃。

如果粽子尚有大量庫存,老闆說不定還會買二送一,大量打折就求快速完銷。

 

同樣的道理,新成屋在房市空頭市場下,也是有可能比當初預售的價格還便宜。

 
 
 
 
 
 
 
 
 
 
 
 
 
 
 
 
 
 

那麼,現在是應該買預售屋還是新成屋呢?

紅色子房仍用預購粽子來做比喻建議:

1、粽子一定要買嗎?端午節買粽子跟中秋節烤肉一樣,基本上也是湊熱鬧。

讀者可以參考紅色子房文章「付租金好還是付房貸好?」去思考現階段買房子的必要性。

 

2、端午節當天粽子選擇量是否足夠?如果不是要搶名店限量粽,

不見得要預購。同樣的,除非是要搶區位環境特別好的稀有建案,

如果心儀某區域的推案量很多,看到完工實品再決定,

多看看多比較也是不錯。

 

3、看到喜歡的粽子產品,是否應該趕快下訂以免向隅?有些知名餐廳粽子,

只要一推出就很快賣光光,動作慢的話想吃再等一年。同樣的,

如果你對這家建商品牌、建築師設計、營造施工品質很有信心,

先訂先選戶,總比事後懊悔沒買到好。

 

至於預售屋與新成屋價格哪個比較便宜呢?

嗯,值此房市多空交戰之際,這答案就跟

「預購粽子與現買粽子價格哪個便宜」的問題一樣,

只有到了端午節那天才知道。

 

作者簡介_紅色子房

紅色子房,CCIM美國國際認證不動產投資師,現任外商房地產投資顧問,

香港私募基金董事,台北科技大學兼任講師,Yam房價網主持人。

曾擔任行政院機要專門委員、建設集團規劃總監、日系商場規劃專案等職務,

產官學界十數年經驗。文章同時兼具財經人冷靜理性的剖析,

以及建築人化繁為簡的創意。筆名「紅色」代表創新積極,

「子房」則以西漢著名軍師張良自許,

成為讀者買房自住投資「吾之子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