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加拿大房產如何贈予子女

加拿大房產如何贈予子女


2015-10-15 杜思謙 中美加投資資訊精選
定居在加拿大的華人購房者的一個普遍的問題是:
今後, 我該如何把房產轉移給子女?
筆者在這裡提供最常見的六套方案,且列出每套方案的均利弊以供參考。

方案一:將自己所住房屋低價賣給子女
優點:父母通過將房屋低價出售給子女, 變相將資產轉移給了子女,
      不用繳稅。

缺點:如果該住房是父母的主要住宅,增值部分其實無需繳稅,低價將住房
賣給子女的同時,也將稅務的負擔交給了子女,就失去這個省稅掙錢機會,
尤其對於房產增值很大的業主,更是如此。

方案二: 父母將大房子按現有房產市價賣出,
自己換間小房,然後將多餘的現金作為禮物給子女
作為買房資金
優點:這種給子女的現金,也是不用繳稅的。而且,比較靈活和容易量化。

缺點:必須要賣掉父母的自住房,對於希望保留自住房給子女的家庭,
這個方案沒有可行性。

方案三:幫孩子承擔買房首付,但該首付作為給子女的
無息按揭,子女賣房子時需要歸還這筆首付
(實際操作中,父母可以不必要回來)

優點: 適用於子女家庭和婚姻尚不穩定的家庭。在這種方案下,子女如果
和配偶離婚,這筆錢是不能當作夫妻共同財產的。另一個好處是制約子女,
不讓他們隨便處理房屋。

缺點: 要由律師制定首付按揭的檔,操作手續相對繁瑣。

方案四:遺囑繼承:父母通過遺囑將房產的實物
直接留給子女
優點: 避免了在父母去世前分割財產。

缺點: 需要繳納遺囑驗證稅和清理父母的個人所得稅

從理論上說,加拿大沒有遺產稅,也沒有死亡(death)稅、繼承稅(inheritance)等,
但這並不意味著遺產就能完整繼承。加拿大與遺產處理有關的稅費
主要有兩項一項是死者最後一次繳納收入所得稅一項是遺囑驗證稅。

當事人去世當年也要進行納稅的,會計師會對其名下的所有資產進行核對,
然後按當年收入進行稅務申報。

對於如果積累了一定財富而又在生前又沒有進行合理轉移和規劃的話,
這最後一次納稅所付出的財產也是相當可觀的。

舉例說,如果某人有價值500萬的財產,如果在去世那一年都被認定為收入
納稅的話,輪到子女繼承的話,就遠遠低於500萬了,甚至可能只有250萬。

而遺囑驗證稅((probate fee, probate taxes)是指立有遺囑的人一旦去世,
其遺囑(will)擁有法律效力處理其遺產(estate)。

雖然遺囑執行人(executor)法律上有權根據遺囑處理遺產,但當轉移資產
如投資、房產時,通常需要對遺囑由法庭驗證(court verification)。
而驗證是要收取費用的,通常的標準是遺產在2.5萬元以上才收,
100萬元收1.4萬,200萬元2.8 萬,依次類推。這筆費用是在過世者
最後一次納稅前扣除,之後才能進行所得稅的申報。

方案五:通過遺囑將房產信託,然後轉移給子女
和方案四的原理相同,不同之處是有專業的信託公司來處理房產
和繼承事宜。

優點:對於較大總額的資產的繼承,可以合理避稅,是首選。
最著名的案例是蘋果公司創始人約伯斯生前將全部身價信託。

缺點:適用于大宗資產的繼承,但對於普通家庭而言,手續太過繁瑣。

方案六:父母和子女共有房產, 自然繼承
許多配偶會將雙方作為房屋共同所有人,一旦一方去世,房屋就會在無需
遺囑認證情況下自動轉給在世一方。而在世的一方也可能將子女加在房屋
共同所有人一欄,此舉目的是讓房子在父母都去世時無需繳納任何
遺囑認證費而自動轉給子女。

優點: 成本最低,手續最簡單。

缺點: 在房產上,父母和子女承擔聯帶責任。若父母想賣房或抵押房屋,
還得經過子女同意。同時,無論父母或子女任何一方,陷入破產,離異,
債務....., 均可能引發糾紛

文章來源:杜傑克房產私享會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投資客的房子不只不可怕 還更好殺

投資客的房子不只不可怕
        還更好殺,他這樣挑房子,拿到75折價


撰文者賴淑惠   好房網News精選 2015-10-29
過去大家最怕的,就是「投資客物件」,因為這種物件將本求利,
志在賺錢,入手方休,不過這半年來,主客易位,情勢丕變,
這種曾經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投資客宅,已經不一樣了,
現在的投資客就算想平盤出手,幾乎已經不可能,想逃?
只能賠錢認栽,加上很多投資客不耐久戰,寧可少賠出場,
安全下莊最重要,要挑這類物件,精確掌握「前線資訊」最重要!

賣壓越重降越大,猛攻投資客「巢穴」

最近,有個朋友小陳買房了,看屋很久的他,買的是前幾年很夯的
新北市新莊,本來,新莊房價在捷運加持下,漲得很不像話,
他一度不抱希望,誰知道碰上屋主單坪開價45萬的中古物件,
他居然能殺到33萬,等於是以75折入手。

原來,前一手屋主本來買來出租投資,本來想等機場捷運線通了再賣,
沒想到捷運還沒通,隨著房市翻轉,市場利空盡出,屋主擔心越跌越深,
打算獲利了結,但同棟投資客也面臨一樣困境,這半年,整棟樓居然有
十戶以上都在賣,大家各自賣了好幾個月,幾乎無人成交,這個屋主
眼看大勢已去,小賠了50萬先跑再說,成為整棟的拋售物件中,
近半年唯一成交的屋主,而小陳狠殺投資客的攻略,卻讓我不得不佩服!

「想要買到便宜,一定要直攻投資客巢穴!」方法很簡單,現在的
看屋資訊很發達,只要上網搜尋某一個社區,同一棟樓的拋售物件有多少?
幾乎都可一目了然,同一個社區中待售率過高,就是一個很明確的訊息,
「這裡的投資客最多!」

切記,同一棟物件裡,只要總戶數有超過「5%以上」的物件
「同時」拋售,就表示痛宰投資客的機會到了,因為在賣壓沉重之下,
屋主要同時跟這麼多賣家競爭,競爭勢必會引發更嚴重的降價骨牌效應,
已經要斷頭的投資客,更只有殺到破盤價,才有機會成交脫手。

鎖定自砍手腳逃命宅,交叉壓價攻心計

最近要找到這樣的物件,真的不難!像小陳瞄準的,就是投資客的
「群聚效應」,他們通常眼光相近,常常不自覺相伴為鄰,從區域來看,
前兩年內進場的投資客,大多鎖定在「蛋白區」,去年下旬,
首先撐不住的,就是新北市的淡水、林口等次級房市區,他們從一開始
的平盤出售,到後來幾乎都紛紛撐不住,乾脆賠錢先賣再說,
而這股賠售潮,現在已經開始從往新北市「蛋黃區」湧進,
像是最近常被討論的新北市新莊,還有台北市南港,
都已經漲了快十年了,投資客終於開始求饒,寧可先跑先贏,
這股降價風延燒的速度,遠比想像中更快更猛!

這只是一個逐步鎖定投資客群聚「區域」的入門方法,但時機不佳,
有人可能是打帶跑試水溫,但一定有人是真的不跑不行,要找到
貨真價實的「逃命宅」,從價格也可以看出端倪,小陳剛開始就是
從開價較低的30%物件開始看起,「願意用較低開價吸引看屋的賣家,
成交的誠意相對較高!」 在這個簡單原則下,從中逐步過濾出自己
比較喜歡,且價格可接受的物件。

但記住,既然要痛宰這些群居投資客,殺價千萬急不得,反正他們
都賣不出去,就跟他們耗上了,從鎖定區域到確認目標,這時,
只剩最後兩、三個物件要考慮,因為同棟物件的條件通常相距不遠,
只要不斷用這幾個屋主的價錢,交相壓價,投資客屋主急於成交,
感受壓力,就不得不降價以求,在這種殺到血流成河中的買家市場裡,
伺機見縫插針,有機會順勢殺出一條血路!

本文獲「好房網News」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作者簡介_好房網News
「好房網News」為全台首創房產新聞網,每日報導房市最新消息之外,
並邀請名家剖析房市行情,擁有最詳盡的中古屋、新成屋與預售屋
調研資料庫,專訪名人、藝人的成家經驗,從2012年8月上線,
每日到訪人數已十萬餘人次,居台灣百大網站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