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非加拿大居民房貸三因素

非加拿大居民買房借貸
      必須要考慮這三大因素


2015-04-10 都市地產 溫哥華港灣
  非居民買房,從最初的留學生家長為子女在學校附近
買個condo單位,到大量在好社區裡購置獨立屋,支付房款的方式
也從現金付全款,到現在越來越多地使用銀行貸款。
加國幾大銀行為滿足非居民借貸需求,逐漸放寬尺度和年齡限制。
不過,借貸者的置業目的,經濟狀況和負擔能力,本身的信貸紀錄,
仍是銀行放貸前要考核的因素。

  某大銀行分行L經理表示,銀行是否批准非居民的房貸申請,
首先要的考慮是其購房置業的目的。
作為分行,業務重點是個人財務,如果買家是作為長遠投資
(自住或者單純出租),尤其是家長為留學子女買房,銀行十分願意
提供貸款。他說,非居民最初比較常見的是用現金支付房款,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計畫畢業後留在本地工作或者申請移民,
銀行也願意提供房貸幫助他們儘早實現安居。
可如果置業的目的是將買賣房產作為一門生意,則屬於商業範疇。
所以,正常情況下,分行只為非居民提供一套住房的按揭貸款,
若購買多套房,則視為商業性質,需要由銀行的商業部門處理。

第二,銀行要考慮借貸者是否有償貸能力。
這就要求其提供財務資料,例如銀行存款、收入証明以及有沒有
其它投資專案。有些人聲稱自雇,有很可觀收入,銀行需要有
合理的証明。
另外,有些申請者雖在中國擁有房產,但就沒有其它收入,
或者已經退休,這些不動產只有在售出套現之後才能體現價值;
或者一向沒有儲蓄;或者首付是以現住房抵押套現籌得,
這些情況銀行批貸時會很慎重。

首付比例高未必獲批
曾經有種說法:非居民申請房貸時,只要首付比例超過35%,銀行就不再
要求借貸者的收入証明。L經理表示,首付超過35%仍需要考慮其收入。
例如某人想買 200萬的房,首付能達到 50%,然而他雖然有固定收入,
首付的 100萬卻是辛辛苦苦2030年才儲足。此時銀行就要考慮其負擔能力,
銀行擔心的不是這 200萬的房屋是否會跌價,而是關心他如何償還這
100萬的貸款。購買越貴的房子貸款越難,因為房子的日常消費支出、
地稅等都更貴。

第三要看借貸者的信貸記錄好不好,
若常欠債、曾經破產銀行都會更慎重。L經理表示,總體上說,非居民
與居民在貸款政策方面沒有什麽不同,是否符合批放貸款的基本條件
也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只是執行尺度上的區別。

年滿18歲不再需要擔保人
滿地可銀行(BMO)貸款專家Connie Xie表示,BMO的業務主打新移民、
留學生和非居民,在非居民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方面有一些優惠政策。
例如某些銀行只批准非居民一套房產的貸款,BMO的政策是,無論你是否
在其它銀行獲得過房貸,只要在BMO沒有貸款,就等同新客戶發放房貸。
此外,BMO的利率政策從上周起已經改為居民和非居民享受同等利率,
而在這之前追朔至 20135月,非居民獲得的房貸利率平均
要比居民高出 0.25%

  再比如,25歲以下很少有收入來源的留學生,多是由父母提供
購房首付。以前這個群體申請房貸時,BMO是要求有父母擔保。
但現在只要持有學簽的購房者年滿18歲,所購買的房屋價格在
100萬加幣以內,就不再需要任何擔保人即可申請按揭貸款。

  Connie Xie說,比較多人關注無加拿大簽証的非居民如何貸款,
她表示,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前來加拿大的客戶,可以前往BMO香港分行
遞交房屋按揭貸款申請,由香港分行的職員作為見証人,確認申請者的身份,
再將檔傳到加拿大批准,所以不需來加拿大也可以辦理房貸。
她說這項政策存在至少一年,並且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L經理表示,不少華人家長都捨得為在加拿大讀書的子女買房,
其所在銀行對18歲以上能夠簽署法律檔的留學生,也可以提供房貸。
不過銀行更希望家長與子女聯名置業,共同承擔還貸責任。他說,年齡小
的留學生獨自在本地求學,家長不能太放鬆管理,因為有時他們會在
理財方面出問題,或者有同居情況,將來房產的處理都會很複雜。

  至於非居民沒有來加拿大能否購房貸款,他表示,原則上是可以的,
該行允許在北京開戶,帳戶不需要前來加拿大啟動,客戶簽署POA委託書
也可以在中國通過律師簽。不過買房置業畢竟是項大投資,買家還是應該
前來觀察再做決定為好。

還款期最長25
Mortgage Edge的房貸經紀黃浩介紹,目前只有幾家加國大銀行會做
非居民房貸,可能也有外資銀行做,但其它貸款機構就不提供非居民貸款。
各家銀行有不同的限制條款和貸款上限。
例如豐業銀行只能提供房價50%的貸款,上限是75萬加元;
TDBMO都可以達到65%。另外,非居民最長還款期只有25年,
貸款額超過100萬時會比較慎重。


房地產最「忠實」的買家?

房地產最「忠實」的買家?
不是投資客也不是有錢人,是「愛小孩的爸媽」


撰文者賈蓉   好房網News精選 2015-04-10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1750
政府積極調整房屋稅制,祭出豪宅稅、囤房稅、限貸等重大措施,
房市觀望氣氛濃厚,豪宅市場更是陷入急凍。如此冷清的交易狀態
在春節連假稍有改善,業者表示,目前改推小坪數產品區隔市場見效,
買氣稍有回升,「八成以上客戶是替第二代置產」

面對逐步調高的稅率,以及尚未定案的房地合一稅制,買方
「比行情低價才進場」,賣方惜售不願出清手中餘屋,讓台北房市
交易陷入停滯。永慶房產集團經理黃舒衛認為,由於目前買賣雙方
對於價格的認知有很大的差距,導致房市能量低迷、去化時間拉長,
若屋主不願調降價格,可能面臨有行無市的打擊。

工商時報報導,宏普建設副總經理游武龍昨(7日)透漏,
為了區別客群,目前改以 22 至 25 坪的中小型坪數產品為主力,
並將總價控制在 2,500 至 3,000 萬元,成功吸引為第二代置產的客群,
目前銷售中的「文化麗舍」,高達8成以上客戶屬於第二代置產客群。
根據好房網調查,此次329檔期中,雙北市議價空間較去年平均
增加了3.1%,來到10%~15%。

本文獲「好房網News」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作者簡介_好房網News
「好房網News」為全台首創房產新聞網,每日報導房市最新消息之外,
並邀請名家剖析房市行情,擁有最詳盡的中古屋、新成屋與預售屋
調研資料庫,專訪名人、藝人的成家經驗,從2012年8月上線,
每日到訪人數已十萬餘人次,居台灣百大網站之列。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搞懂你的房產稅

交易稅 持有稅 搞懂你的房產稅
2015-04-04 聯合晚報 文字:游智文
每年五月,家家戶戶都要繳房屋稅,但今年,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所說
「大家收到稅單可能會嚇一跳」。實價課稅還未上路,
低稅時代已宣告成為過去。

房地產稅負分成交易稅、持有稅兩大類,由於國內計稅採房地分離、
遠低於市價的公告價格,稅額因此長期偏低。
所以從2011年起,財政部及各縣市政府推出一連串房產稅改革措施,
包括奢侈稅、豪宅稅、囤房稅、調高土地公告現值、房屋評定現值等;
單一稅基其實都已悄悄調升了,如果以多個稅目「相乘」計稅,
結果如何讓人「嚇一跳」?我們為大家一一解密。

《請看下圖》























交易稅 持有稅 搞懂你的房產稅資料來源:
內政部地政司、永慶房產集團、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住商不動產
製表:游智文 分享
版面構成:韓光耀、林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