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溫哥華也邁進拼爹時代

溫哥華也邁進拼爹時代
























【《房地產週刊》2012-07-23記者冰馬報導】
中國大陸時下有兩個很應景的詞:分別是啃老與拼爹。
啃老,非常好理解,也非常形象,就是北京話講的吃老家
孩子大了依然不能經濟獨立,繼續依靠父母的接濟。
拼爹,則是在啃老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憑藉著父母的資源,
要麼生活上錦衣玉食,要麼事業上走所謂的捷徑
加劇了社會本已存在的不公現象。

啃老與拼爹,形式多樣,反映的都是中國當下不容樂觀的現實,
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但曾幾何時,加拿大的(特別是溫哥華的)年輕人,
在生活重壓之下,日子也過得相當的累。
本來講求獨立的他們,不得以也去啃老和拼爹,而且這種現象愈演愈烈。
《房地產週刊》就與您探討這一話題,試圖揭示啃老與拼爹背後的深層原因。

加拿大啃老一族人數龐大

據加拿大統計局一份2011年調查報告稱,在有2034歲子女的父母中,
三分之一其實在繼續供養他們至少1名孩子,因為這些早已成人的孩子,
根本沒離家獨立生活,平時還是吃父母的,住父母的。
而即使獨立出去的,也約有四分之一的人重又回歸老家兒,
當上了啃老一族(boomerang kids

各種資料均指向現實的無奈

何以如此?單憑資料,就能知道啃老實則出於現實的無奈。
從全國範圍來看,加拿大家庭負債比率(debt-to-income)繼續上升,
今年第一季度的負債比已由去年第四季度的150.6上升為152.0
已經達到歷史最高點,而央行指出,如果失業率再上升3%
國內整體家庭債務就會相應地達到1.3%

加拿大環聯最近一個季度的非房屋按揭貸款調查還顯示,
加拿大人的消費債務還在持續增加,而卑詩省居民,
非房屋貸款負債最重,高達37,433元。

2012Mercer生活成本調查中,多倫多和溫哥華又躋身外派人員,
在北美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在北美各大城市中,只有紐約排名33位,
超過加國的這兩個城市。Mercer的調查是在評估200多項可比開支基礎上,
得出的結論,其中包括房屋、交通、食物、服裝、家庭用品和娛樂等項內容。

再說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住房,根據國際智庫公共政策前沿中心
Frontier Centre for Public Policy)發佈的《國際住房負擔力調查》,
加拿大各地住房可負擔性進一步惡化,其中又以溫哥華為最甚,
中位房價高達中位家庭年收入(6.38萬元)的10.6倍,
在全球英語系國家的325個城市中,排名第二,僅次於中國的香港。
這說明溫哥華人需要不吃不喝,把全家人的收入存上10.6年才能攢夠錢買房。

而對於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面臨的生活壓力同樣不可低估。
萬尼亞家庭研究院(Vanier Institute of the Family)經過調查發現,
加國本科生平均負債達1.8萬元,而加拿大學生聯合會
the Canadian Federation of Students)卻認為這個資料還是過於保守,
2.7萬才是更接近真實的數字,其中絕大部分所欠是學生貸款。

再有,目前35歲以下的失業率也非常高,達到15%-21%
遠遠超出加拿大人口的失業率。即便是有工作,大部分這個年齡段,
掙得的收入也難如人意。這也就是說,他們根本沒有多少實際可支配的錢。
1985年,21-34歲的年輕人是新款汽車的主要消費人群,
占到38%這樣一個高比例。而如今,只占27%,下降了十多個百分點。

買房難,難於上青天

而對於生活在溫哥華的人,呈現的現實狀況更不容樂觀。
據非官方統計,過去的十幾年間,人們的收入只增加了40%-50%
而房價卻飆升了300%左右。2000年,一間溫哥華東區的一臥室Condo
(Condo 指集中共管的公寓或城市屋)售價約在7萬,
而現在卻賣到了差不多27萬,漲了幾乎4倍。

各種統計資料均反映出一個現實:生活成本之高,高房價之殤,
工作機會之難覓,收入待遇之不理想,正極度困擾著溫哥華年輕一代,
使之幾乎無力承受生活之重

大溫哥華地區工作機會不僅相對稀少,同等工作的薪酬,
還比其他城市少拿10%-15% 但生活成本又高,房價與租金
又高居全加之最,這種現實壓得好多年輕人(特別是剛組建家庭不久的)
喘不過來氣,付完各種費用,還能存下錢買房的,絕對是少數。
儘管這一人群有著住房剛需,也是condo地產發展商看好的目標市場,
但無奈,苦於囊中羞澀,這部分人的購房比例並不高,從各樓盤預售時,
排隊隊伍裏少見本地西人這一現象就能印證。

嬰兒潮父母出手相救 抵押房產圓子女住房夢

與年輕人捉襟見肘的窘境相反,他們的父母,大多為戰後嬰兒潮一代,
卻是史上最富有的一群人。據蘭克爾資料公司(Landcor Data Corporation
及都市未來研究諮詢機構(Urban Futures)聯合提供的統計報告顯示,
大溫年齡在55歲至74歲之間的嬰兒潮父母坐擁880億無按揭(貸款)不動產,
代表了大約11萬個居所,平均房價為77.7萬元。
據委託此項調查的瑞內地產行銷公司總裁,有著溫哥華樓王之稱的
瑞內(Bob Rennie)說,這些有產父母當中,很多人願意協助兒女,
或孫輩置產,基本上以付首付為主要形式。

Ruby Bruce即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她幫兩個30多歲的女兒都出了
Condo的首付,讓她們自己負責月供。36年前,她和丈夫花了55千元,
買了溫市一間獨立屋,現在市值約在75萬。
為了幫助女兒,他們夫妻倆辦了房屋的再按揭,還動用了養老金帳戶上的錢,
才湊夠兩個單元房的首付。至於這筆錢,Bruce女士說,
就當提前把部分遺產贈與女兒吧。

Bob Rennie相信,像Ruby Bruce這樣急孩子之所急的絕不在少數,
而且會有越來越多的父母願意抵押房產,幫助子女購房。
他甚至還說,在這方面,華裔家庭做出了榜樣。

被啃老危機四伏 民意呼籲謹慎對待再按揭

對於富有的父母是否該出錢為子女買房,民意反映不一。
有這樣可以被啃老父母的,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比同齡人
提早晉身有產階級,即便是認為依靠父母多少有悖孩子要獨立的傳統,
但在高房價面前,還是被迫無奈地選擇了啃老

但不少人直言不諱地指出,父母辦理房產再按揭助孩子買房,
其實非明智之舉,不僅沒有幫到孩子鼓勵他們自立,還危害到自身。
因為一旦房子貶值,而又被抵押了出去,或還動用了養老金,
自身馬上會陷入財務困境的泥潭而難以自救。
再說,人老以後,若身體不好需要請護工照顧,這將花費巨大,
父母們更應該多為自己考慮,以備不時之需。
還有的說,若遇上什麼天災人禍或經濟大蕭條,880億,那就是浮雲?

而在大溫地區,又有一大票嬰兒潮父母,自己還在付按揭,
根本無力資助兒女,這些人只好無奈地說,希望兒女少聽些
別人父母資助買房的故事,不然回來跟他們嘮叨,
都為人父母,心裏會很難受。
這正是溫哥華也邁進拼爹時代,高房價正催生啃老一族。



沒有留言: